奥古斯丁 I : 善与恶的争战
- harrison xu
- May 26, 2019
- 10 min read
奥古斯丁 I : 善与恶的争战
(羅馬書 7:15-25; 提多書 3:3-8)
许牧师

世上的善与恶几千年来都让人类困惑。比如人之初,是性本善,还是性本恶。如果是是性本善,人人开始都是善的,那世间的恶从哪里来?
如果说性本恶,人人都是恶的,但是不可否认,人世间有由善的。那这善从哪里来。
还有甚麽是真正的善,我们怎样自己可以彻底战胜邪恶, 面对神的审判?
当中国东晋的陶渊明在山水之间吟唱: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时,’
遥远的西方罗马帝国的奥古斯丁, 早期著名教父,基督教的奠基人,也是西方哲学的奠基人,心理学,思想界的伟人,在痛苦的和自己的罪恶争战。
我们跟随奥古斯丁传奇一生的善恶挣扎,结合圣经,帮我们解读人性中的恶与善。
1. 沉沦
公元354年,奥古斯丁出生在罗马帝国在北非的塔加斯特城(现在位于阿尔及利亚境内的苏格艾赫拉斯)。比邓牧师以前讲的坡旅甲和爱任纽晚出生200多年。他出生的时候罗马帝国统一了欧洲,基督教也是合法的宗教。

奥古斯丁的妈妈莫妮卡是虔诚的基督徒,她温柔贤淑,相夫教子。她唯一的希望就是儿子一生跟随主耶稣。
少年时的奥古斯丁天资聪颖,但是彻底让妈妈失望。他不爱读书,成天逃学打架,追女孩子,标准古惑仔。
奥古斯丁自称打架有快感,而且一帮小兄弟习惯在乱逛,直至深夜;一次深夜,奥古斯丁带领马仔把家附近果园树上的果子都摇下来,自己不想吃,却拿去喂猪。
因为太顽皮,奥古斯丁被父母送到了地中海边上的大城市迦太基好好受教育。迦太基当时是罗马帝国的商业大城市,异常繁华也异常腐败。不良少年奥古斯丁到了迦太基, 相当于从中国小城市到了北上广,那真是如鱼得水,更加放荡不羁,早恋不算什么了,干脆就和以为一位女子同居,这时候他刚刚十七岁,已经有了自己的情妇。

奥古斯丁在迦太基学的是雄辩术,因为父母想让他当律师。他学习是学霸,精通各种哲学和辩论之术。他思维活跃,后来他也觉得自己每天的罪恶生活不太好,要研究人生意义。
他开始阅读圣经,想寻找人生智慧。但一读就感到十分失望,因为其中的文字过于单纯,满足不了他的最强大脑。他问道,基督教的上帝是善的,但为什么世界上却有恶的存在?他深深地为这个问题所折磨。
这时他接触到了摩尼教。
摩尼教用二元论的世界观来解释善恶。就是说有光明和黑暗两个神,善来自光明之神,恶来自黑暗之神,两者不断争战。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摩尼教认为人的灵魂来自善,肉体则来自恶。

虽然身体行恶,但是不影响你的心灵。因此人不需要负道德责任。
虽然鼓励肉体的禁欲和苦修灵魂的善,但是为了摩尼教扩大影响力,吸收更多的信徒,摩尼教规定对于初级教徒,只需要了解教义即可,身体苦修先不用做, 因为灵魂是善的。
这对奥古斯丁真是有如黑暗中的一盏明灯,他本来正在苦苦思索为什么世界上会有恶,有负罪感的时候,这个理论真是太给力了。奥古斯丁就一连做了九年的初级摩尼教徒,私生活极其混乱和堕落。还到处热心宣讲摩尼教的好处,拉了不少狐朋狗友进来。
奥古斯丁早年的生活是一个圣经描述的标准罪人生活:
26神任凭他们放纵可羞耻的情欲。[…] 28他们既然故意不认识神,神就任凭他们存扭曲的心,做那些不该做的事,29装满了各样不义、邪恶、贪婪、恶毒,满心是嫉妒、纷争、诡诈、又是毁谤的、狂傲的、自夸的、制造是非的、32他们虽知道神判定做这样事的人是该死的,然而他们不但自己去做,还赞同别人去做。(罗马书1:26-32)
我们很多人虽然没有犯奸淫, 但是神说心里犯奸淫的,在神的眼里就是犯奸淫了。而且上面犯罪的表现,人人都有一些,所以每个人在神眼里都是像奥古斯丁一样沉沦的罪人,都需要神的拯救。
2. 挣扎
奥古斯丁在这样的堕落生活几年后,心灵觉得非常空虚。他的最强大脑,又不满意摩尼教对善和恶的解释。后来他有机会遇到摩尼教的大主教,奥古斯丁向这位大主教请教问题,发现这位大主教水平非常一般,关键的问题都是敷衍,自己也糊里糊涂,奥古斯丁非常失望。
后来奥古斯丁的一位同乡摩尼教好朋友死了,给他带来很大的打击,摩尼教不能给他安慰。他这样回忆道,“我的心被极大的痛苦所笼罩,成为一片黑暗!我的眼中只看见死亡!本乡为我是一种刑罚,家庭是一片难掩的凄凉。过去我和他共有的一切,这时都变成一种可怕的痛苦。”
“死亡犹如一个最残酷的敌人,既然能吞噬了他,也能突然吞下全人类。”
这样的挣扎一直到了30岁,他已经是罗马帝国有名的教授,但是私生活还是混乱。
30岁他到意大利米兰去做专家教授,人生开始转折点。

有一天走过米兰某一条街道时, 看见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大概喝了酒,自得其乐。他回忆道:
我不禁叹息着,我们醉生梦死带来了多少痛苦,在欲望的刺激下费尽心机作出很多努力,而所背负的不幸包袱却越来越沉重的压在我身上,我们所求的不过是安稳的快乐,这乞丐却已先我而得,而我们还可能终无所获。乞丐所得的快乐并非真正的快乐,可是我所贪求的比这更属渺茫。我的学问并不给我快乐,不过是取悦于他人的一套伎俩
他后来积极研究圣经,
”他惊异地发现,过去在其他书籍中读到的正确的理论,在圣经中也都存在。而圣经上的真理,如上帝的恩典、许诺的新天新地、平安和喜乐的确据等等,在那些书籍中都未写出
他思考自己的过去30年的人生,很多时候都是像保罗说的:
住在我里面的,就是我肉体之中,没有善。因为立志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来由不得我。19我所愿意的善,我不去做;我所不愿意的恶,我反而去做。[….]24我真苦啊!谁能救我脱离这必死的身体呢?(罗马书 7:18-24)
但是他还是不明白善与恶:
“谁创造了我?不是我的上帝吗?上帝是善的,那末为何我愿作恶而不愿从善?如果是魔鬼作祟,则魔鬼又是从哪里来的呢?至善的神创造的吗?
3悔改
他在米兰挣扎了很久,有一个基督徒朋友到他家里来做客聊天。突然看到奥古斯丁的书桌上有一本圣经,很惊讶,也很开心。向他祝贺找到真道。这个基督徒朋友在政府做官,和他讲了有个政府高官立志放弃“凯撒之友”的职位,而成为“上帝之友”的故事。奥古斯丁非常感动,内心的风暴把奥古斯丁卷到家里的小花园中。内心澎湃,恨自己为何不追随上帝的旨意,接受耶稣的呼召。
但随即脑海里又浮起那些的旧情人,奥古斯丁听道他们说:“你把我们抛开了吗!转而,脑海里又呈现另一副景象:“神纯洁微笑着,庄重地邀请我上前,向我伸出充满着圣善的双手,准备接纳我,拥抱我。
奥古斯丁的心里充满了挣扎,两种力量在心里争战,脸痛苦得变形,额头上汗如雨下。
他一边流着泪,一边喃喃自语:“主啊!你的发怒到何时为止?请你不要记着我过去的罪恶。”
过了会儿,他呼喊起来:“还要多少时候?还要多少时候?结束我的罪恶?”
忽然,从邻近一间屋子里传来一个孩子的声音,反复唱着:“拿起来,读吧!拿起来,读吧!”顿时,他在回想少年时曾经唱过这样的儿歌,冲到刚才坐的椅子边,拿起那里的圣经翻开,默默读着最先看到的一章:
“不可荒宴醉酒,不可好色淫荡,不可争竞嫉妒;
总要披戴主基督耶稣,不要为肉体安排,去放纵私欲。”(羅馬書13:13)
刹那间,似乎有一束恬静的光照在他的脸上,愁苦和眼泪一下子都消失了,满脸是喜乐的光芒。 奥古斯丁决志信主.
我是怎样一个人?什么坏事我没有做过?
温良慈爱的主,你看见死亡深入我的骨髓,你引手在我的心源中去除我心中污秽。
我便抛弃我以前征逐的一切,耶稣基督,“我的依靠,我的救主!
”你的独子,“我们的救主耶稣基督”的圣名使我就范,
你把爱的利箭穿透我们的心,变黑暗为光明,
这一幕被称为“花园里的奇迹”。后来33岁那年,受洗归入基督,
什么是信耶稣,什么信福音,怎样做基督徒,怎样才是神的儿女。 我们带领人决志经常用ABC.。奥古斯丁的悔改是圣经描述的真正的悔改,他的悔改包含决志跟随耶稣ABC

信主后离开所有的情妇,并且以后也再也没有犯奸淫。而且毅然辞去米兰的教授的职位, 放弃了高官厚禄。回到家乡后,还卖掉自己的遗产,周济穷人,之后自甘贫穷。后来成为非洲教会的主教。
变黑暗为光明,烧毁了我的疲弱,使我不再沉沉下降,而是精神百倍地向上奔腾。这是新生命更新的体现
4 更新
奥古斯丁悔改信主,浪子回头金不换。当他跟随主的问题的时候,他就有更新的人生。首先他的智慧聪明为神所用,
神给他亮光,让他从自己的经历和圣经的教导帮助我们解决善与恶的问题,奥古斯丁认为
善的意念是上帝的事功,
恶的意念是远离上帝的事功。
神是一切良善之源,神是完全的美善,没有任何一个独立的恶势力和神的善可以抗衡。
上帝并没有在世间和人身上创造罪恶。邪恶是来源于人类的不服从神。认为自己就是自己的神。就如
黑暗是对光的缺乏,
邪恶是对神的缺乏。

人有神的形象,本来亚当夏娃有完美的形象,是全善的,但是因为背离神,就有了邪恶,完美的形象就扭曲了。每个人生下来都有神的形象,有善良怜悯的部分,但是自然倾向于犯罪,生来自私和骄傲,生来认为自己的善是自己的,不认为是神给的,这就是恶。这恶把我们的善扭曲了。
人尽管有痛苦挣扎,但是靠着自己不能达到全善,只有认罪悔改,相信耶稣的救恩,跟随耶稣,在神眼里才是真正的善。才能面对神的审判。
奥古斯丁从圣经中解决了人的善恶问题,也帮助我们基督徒面对自己的恶,罪恶感不再是我们的负担,因为神已经饶恕了我们。
奥古斯丁对善与恶的回答只是他的成就的很小一部分,不但是基督教基本思想的奠基人,更是西方哲学的奠基人,
奥古斯丁一生写了约96部著作,共约一千“卷”,若全部译为中文,估计将有1500万字。
基督教的核心内容三位一体论、道成肉身论、创造论、原罪论、恩典论、自由意志、预定论、圣经解读等方面,还有西方哲学的自我论、时间论、语言符号学说。奥古斯丁都有开创性的、系统而深入的著述。
德国教义历史学家评论到:
基督教教义到奥古斯丁已经大致完备,其后的神学家不过是为他的思想做注脚(解释)而已。-现代德国历史学家哈纳克
但是他生命的更新不只是学术的成就,更重要的是他的内在的生命。他悔改后成为牧师,主教,一生专心牧羊主的羊,传福音。
但是他生命的更新也不只是在这些教会工作上,最主要的是,他写出《忏悔录》,《忏悔录》是他的自传, 是对自己罪恶、过错、弱点的揭露、坦白和宣告。我自己早知道奥古斯丁有写忏悔录,但是预备讲道的时候才知道忏悔录》是他做主教五年后写出的,让我震惊。

以上用的奥古斯丁的话都是来自他的《忏悔录》
忏悔可以是选择性的,但是他对自己的揭露是没有选择的,尤其是对自己的在情欲的忏悔,他写道:
我并不以精神与精神之间的联系为满足,从我粪土般的肉欲中,吹起阵阵浓雾,笼罩并蒙蔽了。我的心,以致分不清什么是晴朗的爱、什么是阴沉的情欲。二者混杂地燃烧着,把我软弱的青年时代拖到私欲的悬崖,推进罪恶的深渊。
我很难想象他作为一位名牧师,一位主教,作为当时一位极其有地位的人,现在也是,怎么可以这样的大胆,完全不顾自己的面子,不顾周围的人怎样看他,只有一种可能,神改变了他的心,让他不怕周围人怎样看他,他只在乎神怎样看他。他相信耶稣接纳他,他相信神不会底看他,他相信这样的舍己,就是最大的善。
回到我们以前的问题,甚麽是真正的善呢,如果有人行善,只是夸耀自己,有意无意等待人的认可,或者满足自己的心,这是真正的善吗?不是,在神眼里舍己是真正的善,是舍己,依靠神,承认自己的不足,承认自己的有限。
奥古斯丁变卖财产,捐给教会,是为了荣耀神,他教导人,有大学问是为了荣耀神,他勇敢的暴露自己的罪恶,不顾自己的脸面,是为了荣耀神的大能,见证耶稣的爱,他说:
我是怎样一个人?什么坏事我没有做过?即使不做,至少说过;即使不说,至少想过。但你,温良慈爱的主,你看见死亡深入我的骨髓,你引手在我的心源中去除我心中污秽。你把爱的利箭穿透我们的心,变黑暗为光明,使我精神百倍地向上奔腾。
不顾自己的脸面,不管周围人的异样目光,大胆说自己是基督徒,大胆见证神改变我的生命,舍己,是要丢面子的,这就是神眼里最大的良善。我们很多弟兄姐妹都遇到这样的情况,但我们和我们非基督徒朋友见面的时候,有时候说我们去教会,愉快的交谈突然停止,对方马上不说话,气氛很尴尬,但是问题是我们自己这时候也觉得尴尬,为什么尴尬呢,在乎自己的面子,在乎别人怎么看我,忘了神怎么看我!
再有这个时候,让我们想一想保罗和奥古斯丁这些伟人,喜乐的大胆的分享神在我们身上的作为,分享那从神而来的真正的良善,让我们的朋友看到神的恩典和良善,我们就是在神眼里真正良善的人。
祷告
求圣灵作工在我们心里,
如同在以前的教父身上
求神燃點愛主的火焰
让我们逃离昏庸和愚昧
主耶稣的愛浩大,長闊高深
帮助我们舍己跟随主
成为主忠心良善的仆人
奉主耶稣名求
阿门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