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的迷惘, 今日的喜樂 鮑趙汝蓮见证
- harrison xu
- Jun 24, 2019
- 4 min read
Parrmatta 圣公会中文堂 鮑趙汝蓮姐妹

•昔日的我
我以前是虔誠的佛教徒,從1996年開始就接觸佛教,潛心學習佛法,走遍中國大江南北去尋訪佛陀的足跡,尋訪隱居深山中的高僧,想得到他們的指點。經常參加佛教的法會,甚至參加過連續13天禪修打坐,以此尋求可以覺悟成佛。在香港家中也設有佛堂,擺放著鑲了金的千手觀音像,每日花果供養。我每日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念經,拜佛。 當時的我希望通過自己虔誠的修行,能夠放下人性的貪婪﹑私慾,積極行善積福,為子孫積福,最終能夠去到西方的極樂世界。 但是後來發覺很多事情,人靠自己是做不到的。比如說打坐,人坐在那裡,但是腦海裡不斷有很多幻想,做不到六根清淨。比如說遇到煩惱的事情,不開心的事情,我就用佛教的方法告訴自己要放下,放下不要去想,但是如此就越來越壓抑自己的情緒,最後導致壓抑太多後就爆發出來,使自己越來越煩惱。
• 走出迷惘
移民澳洲之後,我兒子要我去教會。剛開始我是很抗拒,因為和自己的理念不同。但當我去了教會,發覺那裡的基督徒都很熱情,好像大家庭一樣,感覺很溫暖。這些基督徒身上充滿了喜樂和平安,每次做禮拜都是笑臉相迎。但是聽講道的時候,心中又有抗拒,還經常找牧師提出問題辯論。牧師和師母卻很有耐心,回答我的問題並且邀請我參加婦女團契。還特別安排一位姐妹與我一對一查經,幫助我認識基督。慢慢地,我愛上了查經。我承認人是有罪的,並且知道耶穌的確是唯一的真神。當學習到耶穌基督為了贖我們的罪,死在十字架上,就覺得神是如此偉大。以前我一直想靠著自己的修行去達到無罪,其實是根本做不到的,但是耶穌可以赦免我們的罪。師母非常有耐心地與我交流,但我卻仍不敢跨出信主的一步。因為我內心很混亂,兩個宗教都有我認同的觀點,我還無法決定跟隨哪個。但耶穌說,「在人是不能,在神卻不然,因為神凡事都能」(馬可福音10:27)。當我看到這句話,心中有很大的觸動,原來靠自己的行為是做不到的,但是在神都能,屬神的人,神會引領他們去神國的路。
在2013年6月,我的老父親因糖尿病併發症離世,我和家人都在佛堂和寺廟為他超度做法事﹑放生,希望為他積福。當時我問和尚,可知我父親到了那裡。但他說,沒有人知道,還說有人做了幾十年法事和功德,也不知道能否到極樂世界。我自己思考,這樣的迷信,虛無飄緲的東西,無法給我確實的答案。但是聖經告訴我,基督徒的歸宿是天堂。天堂是實際存在的,因為主耶穌升天前,告訴眾門徒說,祂會在他父的家裡,去為我們預備地方,祂必再來接我們到祂那裡去。 (約翰福音14:1-13) 返回澳洲之後,我就繼續去教會崇拜,參加查經,想更多了解這位神。我看了一個福音見證光盤,裡面有兩個信佛20多年的人,現在都信了基督。特別有個教授本來研究佛學20多年,後來又接觸基督教,研究聖經。這個教授說佛教中的理論和哲學本是好的,但是靠人自己的能力是根本做不到的。並且佛教的創始人釋迦牟尼靠自己苦行欲修成佛,雖真是有此人,但他從來沒有說自己是佛。本來佛教是無神論的,但是後來發展出來各種各樣的神明﹑觀音﹑菩薩都是查無此人。而聖經中的耶穌的確是真實的歷史人物,很多西方學者都考證耶穌的死和復活的真實性。對於信佛還是信耶穌這兩個選擇,我心裡已經有答案了。在一次小組的禱告中,我內心有很大的感動,猶如暖流湧出。當禱告完,我便勇敢地宣佈我要決志信耶穌,大家都為我高興。我就好像放下心中的一塊大石頭一樣,以前的一切擔心和煩惱,一掃而空。
• 找到喜樂
以前的我迷信佛教的六道輪迴,怕自己的功德做不好,善事做得不夠多,會有報應,走路也怕踩死螞蟻,每天生活裡有很多包袱,很壓抑。以前的我,每天要讀經拜佛,求福報。
但是信主後的我,內心充滿平安和喜樂,知道人得救稱義並不是靠自己的行為,乃因為神慈愛的恩典,使我能信靠基督,得著祂大能的救贖,祂給我一個實實在在的永生的保障。
現在我在教会喜乐英文班做同工,我在其他姐妹的身上,看到了耶穌的愛,和無私的付出愛。以前的我也在佛堂做過義工,但從沒有這種感覺。
我現在願意放棄我以前所有的信仰,來跟隨主耶穌,每日效法耶穌,愛神愛他人,我願意把我的一生交給主,讓祂牽著我的手一直走在光明中。 神愛世人, 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 叫一切信他的, 不至滅亡, 反得永生。(約翰福音3:16)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