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Search

讓小孩子到我這裏來

  • harrison xu
  • Mar 5, 2019
  • 5 min read

摘自《使者》杂志,作者:成延玲

https://www.ambassadorsmagazine.org/2420.html


為什麼在基督徒家庭和教會成長起來的孩子,離開父母之後就放棄了神和教會?由此可見基督徒父母對下一代信仰傳承的任務何其艱巨 ,尤其在當今彎曲悖逆的時代和日益世俗化的社會。

📷


有數據顯示,福音派家庭長大的孩子在公立高中畢業兩年內70%-88%的人停止去教會(註1) ,比例之高令人難以置信。我們不禁要問:為什麼在基督徒家庭和教會成長起來的孩子,離開父母之後就放棄了神和教會?


由此可見基督徒父母對下一代信仰傳承的任務何其艱巨,尤其在當今彎曲悖逆的時代和日益世俗化的社會。但若要改變這世界,孩子是我們的未來和希望。那麼家長應該做些什麼來幫助我們的孩子建立並持守信仰?


教會與父母對孩子的責任與影響力

身為基督徒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像自己一樣認識主,成為神的兒女。他們帶孩子去教會,期望藉著教會裏牧師的教導和組織的活動幫助孩子靈性的發展。可是教會對孩子的屬靈發展究竟有何種程度的影響?

專門從事基督教事工研究的喬治•巴拿通過調查發現,在當今的美國社會,對5-18歲年齡段的孩子而言,能影響他們做抉擇的大致分為三個層次。最上層的影響來自現代流行音樂、電影電視、網路、出版物、法律和公共政策以及父母。第二層影響來自同輩(peer) 、學校、廣播、良師、 大學以及弟兄姐妹(siblings)。最下一層的影響包括了教會、諮詢和輔導 (註2) 。

此研究表明在當今的美國社會,教會對孩子的影響並不如父母希望那樣多,甚至不及世界對孩子的影響。


這並不是說教會的活動本身不好,而是認為孩子週末參加教會活動就可以解決他們的靈性發展的想法是有缺陷的。雖然85%的基督徒父母相信自己對孩子的品德和靈性發展負主要的責任,但近70%的父母卻把責任推給了教會,幾乎放棄了做孩子屬靈帶領的責任。

不但如此,父母對自己孩子的靈性發展還高估自滿:雖然教會的孩子中高達三分之二的沒有重生 (名義上基督徒) ,並且重生孩子中只有低於5%的在13歲以前擁有聖經的世界觀,但四分之三的父母卻認為自己孩子靈性發展的很不錯了 ,似乎孩子能常常去教會已經讓他們很滿意了 (註3) 。


如此高比例的孩子沒有重生說明了參加教會並不意味著孩子真正信主得救了 。沒有真正認識主,又怎能期望他們離開父母後能夠持守信仰?


透過這項研究我們也看到:父母對孩子的影響位於最上層,父母是神所揀選為子女而設的家庭裏的祭司,所以父母有責任藉著禱告和神的話語幫助子女認識神。尤其父親被賦予傳遞屬靈祝福給孩子 (參創二十七,代上十六43) ,要藉著祝福把孩子帶到神的面前。


在孩子的屬靈發展上父母要付出時間,尤其趁孩子還年幼父母的影響最大時,有目的有計畫地培養訓練孩子,建立堅實的屬靈根基。上帝沒有讓我們把孩子的屬靈培養責任交給教會。教會當然在孩子的屬靈成長中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上帝定意父母要負主要的責任 (參申一31, 六4-9,十一18-21;詩七十八5-8;弗六4) 並且對孩子的培訓要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就應開始 (參賽七15;徒二十六4)。因為他們的屬靈根基在九歲前基本定形。並且,13歲以前他們的屬靈身份 (spiritual iden-tity) 已確立。


但隨著年齡增長,他們的屬靈身份幾乎沒有改變(註4) ,就是說,一個孩子在13歲以前所相信的會在其一生持守—正如聖經所講:「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 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 」(箴二十二6)


主賦予的使命

在聖經裏我們看到主耶穌對小孩子極為重視,祂對孩子的愛讓我們明白小孩子的真正需要。主的門徒們出於對小孩子需要的無知而阻擋他們來到主的面前 ,而這使主 「大為不悅」 。祂對門徒說:「讓小孩子到我這裏來,不要禁止他們,因為在神國裏的,正是這樣的人 。 」 (可十13-14)


門徒們可能認為耶穌的時間寶貴,有更重要的工作要做,要教導眾人 ,醫病趕鬼,小孩又懂得什麽呢?不要小孩子打擾主。但他們不明白盡管小孩子天真無邪,健康快樂,他們卻更需要主的賜福。作為今日的門徒,我們是否也像昔日的門徒一樣忽視或低估小孩子的真正需要而沒有把孩子帶到主面前?


主對孩子的心意也在祂三次問門徒彼得而顯明:主要他首先餵養小羊 (參約二十一15) 。顧名思義,小羊是羊群中幼小的羊,「餵養」在此意思是在信仰上教導孩子。我們年幼的孩子需要以福音的真理來餵養。我們要明白主對孩子特別的愛,幫助孩子來到主面前來領受主的賜福,這是主所喜悅的。


聖經沒有告訴我們小孩子可以信主的年齡,卻明確表明他們是能夠信主得救的 (參太十八6) 。著名的司布真牧師認為一旦小孩成長到可以犯罪的年齡,他就可以聽福音憑信心接受主而得救(註5) 。


比起成年人,小孩子單純的心靈土壤使福音的種子更容易生根發芽,更容易單純相信。在我們的團契裏,有一群大陸訪問學者的孩子,他們當中大多是5-8歲的孩子,雖然他們在國內受無神論教育,但當我們藉聖經故事,傳教士的故事,詩歌等向他們傳福音時,他們很單純地相信接受。在生活中遇到困難時,讓父母一起禱告,單純的信心影響了他們的父母。

對可能信主的年齡調查結果也表明:85%的基督徒都是在4-14這個年齡段信主的(註6) 。所以我們要注重4-14歲這十年靈性發展的最關鍵時間,幫助我們的孩子信主,培養他們做主的門徒。主已藉著聖經裏他的話語教導了我們在信仰傳承上的責任:「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話都要記在心上,也要殷勤教訓兒女,無論你坐在家裏,行在路上,躺下,起來,都要談論。」(申六7-9)


主耶穌沒有把傳福音的大使命交給知識淵博的 「專業人士」 ,卻揀選了十二個平凡人做門徒把福音傳開。同樣,對下一代的信仰傳承意義重大,不能靠每週一次去教會,交給牧師,主日學老師等專業人士來達成。雖然教會可以與父母們合作,但上帝定意將這使命賦予給他所設定的「業餘 人士」——父母們。因為一個孩子信仰的形成不是專家所能傳授的一個技巧,而是一種在每日家庭生活中通過言傳身教而養成的生活方式。


幫助我們的孩子認識主,培訓他們做主的門徒,這是主賦予每個基督徒父母的使命,也是我們能改變世界的唯一方式。


作者來自中國大陸,現住美國亞利桑那州。在公立學校任教多年,鳳凰城華人基督教會學生團契兒童服事。

備註: 1. Paul Blanchard, quoted by Blair Adams & Joel Stein, Who Owns the Children? Waco: TX Truth Forum, 1984. 2. George Barna, Transforming Children into Spiritual Champions (Ventura: CA, Regal Books, 2003), p.58 3. Ibid, p 77 4. Ibid, p126 5. Charles Spurgeon, Spiritual Parenting 2003 (New Kensington: PA, Whitaker House, 2003 ), p.110 6. George Barna, Transforming Children into Spiritual Champions (Ventura: CA, Regal Books, 2003) p.34

 
 
 

Коментарі


Join my mailing list

© 2023 by The Book Lover.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com

bottom of page